【5.12国际护士节】鸾山镇卫生院内三科(尘肺专科)护理团队:以我仁心妙手 助力生命“自由呼吸”
2024-05-11 16:53:06          来源:攸县融媒体中心 | 编辑:文维 | 作者:左振华          浏览量:2013

尘肺病被称作“中国头号职业病”,由于患者长期吸入生产性粉尘,肺部会变得越来越硬,连自由呼吸都成了奢侈的事情。鸾山镇卫生院内三科(尘肺专科)有一支平均年龄28岁、专门护理尘肺病人的年轻护理团队,她们朝气蓬勃、积极向上,每天在平凡的岗位上辛勤工作,只为一个不平凡的目标——帮助每一位尘肺病患者在蓝天下自由呼吸。

在鸾山镇卫生院内三科(尘肺专科),护理人员和往常一样,来到病房为尘肺病患者张爱云做康复治疗。家住漕泊的张爱云今年57岁,年轻时在煤矿工作多年,由于忽视了防护措施不慎患上尘肺病,每隔一段时间都要在鸾山卫生院住上一阵。去年8月份的一天上午,他独自从家里来到乡镇卫生院就医,却不料在医院楼梯间出现呼吸困难、浑身抽搐等症状,危急时刻,尘肺科医护人员立马对其进行了急救。由于抢救及时,张爱云平安度过危险。

尘肺病患者张爱云:“上午八点钟左右,医护人员们正在对我进行抢救,当时我失去了知觉,一直到下午四点才醒来,因为我子女在外地工作没在家,醒来以后,医生和护士一直陪在我身边照顾我,真的非常感谢。”

目前,在我国所有职业病中,尘肺病的发病率最高,主要分布在煤矿、有色金属等行业。鸾山镇过去是攸县典型的煤矿产区,辖区内尘肺病患者较多,由于以前尘肺病指定医院较远,这给当地不少群众就医带来诸多不便。2019年,鸾山镇卫生院整合各科室医疗资源成立新的内三科(尘肺专科),专门收治镇区及周边的尘肺病人。家住琴陂村的刘国富老人由于家庭条件不好,再加上文化水平偏低,早早地步入煤矿谋生以减轻家庭负担,岂料患上了尘肺病。自入院以来到现在已经7年,一直是尘肺科的护士们轮岗护理他的健康和饮食起居。

刘国富家属刘寿根:“这里的医护人员都很负责,患者的日常生活起居都是他们在照顾,并且照顾得很好,没有一丝怨言。”

鸾山镇卫生院内三科(尘肺专科)护士刘香波:“虽然这些工作比较烦琐,但是看到这些患者病情稳定下来后,我们科室人员觉得一切辛苦都值得。”

据初步统计,鸾山镇卫生院尘肺科每年接诊尘肺病患者500余名,平均每天就有几十名患者。作为医院尘肺科的护士长,谢小宝几乎每天都在跟尘肺病患者打交道,在她的带领下,科室所有护理人员始终秉承团结、严谨、敬业、奉献的精神,用爱心、细心、诚心换患者的舒心和放心。

鸾山镇卫生院内三科(尘肺专科)护士长谢小宝:“在这种病人多、护理人员比较少的情况下,我们始终坚持一条心,把病人服务好,以“病人至上”的原则来严格要求自己,心中始终有一个信念:一个护士,只要她足够专业,才能得到病人与家属的肯定;一个集体,只要大家一条心,才能出类拔萃,并得到同行的肯定。”

和尘肺病患者谈心交流,协助他们翻身、用餐,每天还带领他们做有氧运动和呼吸操……内三科(尘肺专科)护理人员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和热情优质的服务,不仅让很多患者在医院感受到了亲人般的关怀与温暖,同时也锻造出了一支专业性强、战斗力强的年轻护理铁军。

鸾山镇卫生院内三科(尘肺专科)年轻护士尹玲云:“刚来到科室之前,我对这份工作充满了期待,但是来到科室之后,我发现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简单和美好,但是看到同事们对病人兢兢业业,并没有排斥和嫌弃,让我深受感动,这也更加坚定了我扎根于基层一线卫生院的信心。”

自内三科(尘肺专科)成立六年来,所有护理人员在平凡而又忙碌的岗位上,用坚守诠释责任与义务,日夜不辍地照顾着尘肺病患者的健康。凭借优质的服务质量、暖心的服务态度,鸾山镇卫生院内三科(尘肺专科)护理团队现已成为同行眼中业务精湛的佼佼者、尘肺病人心中暖心的天使。在今年的“5•12”国际护士节表彰大会上,内三科(尘肺专科)被评为全县优秀护理团队。

鸾山镇卫生院院长周凯旋:“我们准备利用卫生院家庭医生签约团队这个平台,把尘肺病参照慢病管理这个模式,结合住院治疗、康复理疗等多种形式,争取把尘肺病专科建设成为攸县东部地区一个标准的、功能齐全的、良好的、让患者满意的住所。”

一审:刘洁琼丨二审:蔡晓雅丨三审:刘峰

监制:吴辉兵

责编:文维

来源:攸县融媒体中心

版权作品,未经授权严禁转载。经授权后,转载须注明来源、原标题、著作者名,不得变更核心内容。

攸县新闻
成长ABC
攸视频
直播视频
我要报料

  下载APP